抗旨君科普:《糖尿病飲食營養治療指南》搶先看!
每年的11月14日為世界糖尿病日,世界糖尿病日(World Diabetes Day' WDD)由世界衛生組織和國際糖尿病聯盟于1991年共同發起,旨在喚起政府、媒體及公眾對糖尿病防治工作的關注。
最新數據顯示我國18歲青年人要比成年人糖尿病發病率為11.9%,糖尿病防治工作刻不容緩,讓我們看看歐洲糖尿病研究協會即將發布的《糖尿病飲食營養治療指南》是怎么說的?
對碳水化合物攝入的推薦: 攝入各種碳水化合物都是可以接受的,建議適量攝入膳食纖維、脂肪和蛋白質; 不推薦極低碳水化合物飲食(如生酮飲食); 應該鼓勵患有1型糖尿病(TIDM)、2型糖尿病(T2DM)或糖尿病前期的患者食用富含膳食纖維的天然食物; 膳食纖維攝入量應每天大于35g; 輕加工的全谷物、蔬菜、豆類、種子、堅果和鮮水果應該被推薦作為膳食纖維的來源; 當僅從飲食中獲取不足時,可以考慮添加纖維豐富的食物和纖維補充劑。 對膳食脂肪的攝入推薦: 膳食脂肪應主要來自植物性食物,如堅果、種子和植物油,它們含有大量的單不飽和脂肪和多不飽和脂肪; 飽和脂肪和反式脂肪攝入量應分別占總能量攝入的<10%和<1%; 在減少飽和脂肪時,應主要以含Ω-6和Ω-3脂肪酸的植物性多不飽和脂肪替代,如堅果、種子和植物油。 對蛋白質攝入的推薦: 對于體重正常的2型糖尿病患者: < 65歲,建議每日蛋白質攝入量應占每日攝入總能量的10%-20%; ≥65歲,建議每日蛋白質攝入量應占每日攝入總能量的15%-20%; 對于中度糖尿病腎病患者,建議低蛋白質飲食,蛋白攝入量約占每日總能量攝入10%即可。 增加堅果、豆類、水果、蔬菜、全谷物和/或不飽和植物油 減少肉類、糖和精制谷物 改善血糖控制和其他代謝疾病危險因素 防止心血管疾病 營養治療是糖尿病治療的基石,營養治療的目標是在提供全面營養的同時可以幫助患者更有效地管理血糖。只有均衡的營養攝入才能給糖尿病患者帶來長期獲益。 對于我國的糖尿病患者,因為和歐美人群有著不同的體質,我們需要更多的關于亞洲人群自己的研究。日本研究提示先吃菜和肉,再吃米飯能幫助改善餐后血糖的漂移,是一種適合亞洲人群的飲食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