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營養學會益生菌與健康專家共識》
中國營養學會益生菌與健康專家共識
來源:中國營養學會
《中國營養學會益生菌與健康專家共識》于5月29日正式發布。
5月29日,是“世界腸道健康日”,選擇在這樣一個世界性的重要日子發布,是為了讓更多的消費者認識到益生菌對健康的重要作用,也是為了呼吁國家有關部門、企業、科研人員和消費者共同行動,規范益生菌的管理、研究開發和應用。發布會上,由中國營養學會益生菌益生元與健康分會主任委員楊瑞馥研究員公布了共識概要,并指出,學會將陸續發布共識的具體內容。
來自益生菌研究和應用領域的專家,分別從益生菌的定義與種類、特性、健康益處、安全性評價、消費者建議等五個方面,遵循科學和臨床證據的原則,經反復討論修改,最終達成科學統一共識。
本共識制定的目的是為廣大居民健康消費提供指導,益生菌產品的健康效應和安全評價提供依據,也為監管部門提供有益參考。
本次發布的共識概要全文如下:
一、益生菌的定義與種類
1、定義
益生菌是活的微生物,當攝入充足的數量時,對宿主產生健康益處。發酵食品中的微生物不能直接稱為益生菌,腸道中的有益菌、糞菌移植物及相關制品也不屬于當前益生菌概念。本定義特指食品中的有益微生物,只有在進行分離鑒定、安全評價及功能試驗后且符合益生菌概念的,才能稱為益生菌。
2、我國常用益生菌種類
根據國家衛生管理部門頒布的《可用于食品的菌種名單》和《可用于嬰幼兒食品的菌種名單》,有可能符合“益生菌”定義的菌株主要來自乳桿菌屬和雙歧桿菌屬,也可能是芽孢桿菌屬、腸球菌屬、鏈球菌屬、片球菌屬、明串球菌屬、酪酸梭菌、放線菌和酵母菌等。上述菌株是否能稱為益生菌,需經過益生菌系統評價來認定。
二、益生菌的特性
根據益生菌的定義,益生菌評價應包含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益生菌必須是活的。
第二,益生菌必須是安全的,必須經過嚴格的安全評價。
第三,益生菌的作用與其劑量有關。
第四,必須有足夠證據證明益生菌對人體是有益的。
第五,益生菌的作用具有菌株特異性。
三、益生菌安全性評價
菌株的安全性評價應該包括但不限于下述的幾個方面:菌株的鑒定、安全性的體外評價、安全與功能的動物模型評價、人體的相關臨床實驗中觀察其安全性和有效性。菌株的安全性不等于上市終產品的安全性。
四、益生菌的健康益處
益生菌的主要作用是維持和改善健康,以及降低某些疾病風險。益生菌發揮健康益處的機制可能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幾個方面:與腸道共生菌或致病菌的相互作用;影響粘膜免疫機制;益生菌的代謝產物對宿主的影響。益生菌的這些作用機制有助于抑制潛在的病原菌、增強腸道屏障功能、抑制炎癥及調節免疫反應。
五、益生菌消費者建議
1、合理膳食是維持和改善健康的基本方法。
2、益生菌服用需根據自己的需求選擇。
3、充分了解自己服用的益生菌。
4、關注益生菌產品的配料。
5、嬰幼兒、孕產婦、老年人和病人等特殊人群是否需要服用益生菌以及選擇哪種產品,建議咨詢醫生或營養師等專業人員。
6、尚無證據表明長期食用益生菌有什么不良反應。
7、益生菌不能代替藥物治療,在患病和治療期間,是否需要服用益生菌應咨詢醫生。
8、益生菌添加到食物中或餐后服用為宜,使用溫水沖服,應盡快飲用。